发布日期:2025-04-13 12:41 点击次数:83
2.7万亿美元!这不是彩票大奖的金额,而是特朗普上任短短两个月内,美股巨头们蒸发掉的市值。“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依旧回荡在白宫,但这一份惨淡的“财报”似乎与目标背道而驰。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总统,不仅挥舞着关税大棒四处树敌,还在国内外掀起一片混乱。他真的能靠关税战实现“美国优先”吗?还是说,这是一场开局派头十足、结局却注定失败的豪赌?
特朗普站在白宫前振臂高呼“美国不会再任人宰割,每一分钱的贸易逆差,都是美国在为别人买单!”这听起来义愤填膺,但走进细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他对外举起关税大棒,对内却面临着经济动荡、美国产业链断裂的威胁。支持者说他是“扭转颓势的英雄”,反对者则嘲笑他是“自掘坟墓的疯子”。
就在关税战硝烟四起之际,美国国内的企业家出奇地“沉默”,甚至有人悄悄给中方递“橄榄枝”。这不禁留下一个问号难道美国企业对特朗普的政策已经“倒戈”了?戴着“密使”光环的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满脸堆笑地出现在中国,与27家美企一同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论坛外交”。特朗普算盘打得精聊聊贸易、推动投资,只求不让这场关税战烧尽他剩下的“政治资本”。可问题来了,这真的能如他所愿吗?
要搞清楚关税战背后的门道,就得一层层剥开它的来龙去脉。
美国打贸易战的逻辑是什么?特朗普认为,中国的低关税政策对美国构成了“经济威胁”,于是开足火力,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种逻辑听上去有理,却经不起现实的推敲。
早在贸易战开打前,中方就明确表态贸易不平衡是全球经济环境演变的结果强加关税只会带来双输。可特朗普显然不信这个邪,他一意孤行,结果却是美企怨声载道,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飙升。
“本来圣诞礼物149美元,现在涨到了249美元,我都快买不起了!”美国市民凯瑟琳在接受采访时一脸无奈。不仅是普通人“整不起日子”,连大企业也苦不堪言。美国科技巨头的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利益共同体”的关系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切割。贸易战一开,大型企业亏得直叫苦,这直接导致美股市值大幅缩水。
中方并没有束手就擒。在美国加码关税的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还引入了《反外国制裁法》,用行动表明中国不是那个会被随便欺负的国家。于是出现了今天的尴尬局面,美国逼着企业“站队”,却有越来越多企业期待跟中国“贴贴”。
表面上这似乎是一场“双方回合”。特朗普提出谈判意向,戴恩斯和美企高层来访,中方则以理性、开放的态度接待,说得有来有往,一切显得风平浪静。当镜头之外的角落涌动的暗流呈现出来,你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戴恩斯在公开采访中居然对芬太尼问题“旧事重提”。他说得冠冕堂皇,试图将美国阿片危机的锅甩给中国“希望中方采取果断行动,遏制芬太尼流动。”但这种说法在中国早已被戳得体无完肤。中方此前已经多次回应,严格管控芬太尼生产出口,并表示非法流入美国的芬太尼多来自别国灰色渠道。
戴恩斯这一波言论,明显是话里带刺。中方自然也不惯着他,《反外国制裁法》的“回击”仿佛向世界释放信号谁想对中国扔泥巴,我们就会用法律铠甲挡回去。更耐人寻味的是,曾经获得香港港口经营权的李氏家族,近期传出了转卖的风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分析认为,这是对《反外国制裁法》落地的偏向性解读,而中方对此事并未正面表态。毫无疑问,这场贸易战的“低潮”,只是假象,它背后暴露的矛盾其实正日渐加深。
刚当大家以为矛盾不过如此时,一则消息揭开了新剧情。戴恩斯背后的美国政府团队,近日私下通过多个渠道向中国企业试探如果美企能更多投资中国,中方是否可以在未来对美出口政策上松绑?这种“小动作”看似微妙,却直戳特朗普政府两面派的本性。
原来美国政府想的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边对外昭示强硬立场,满足国内民粹;一边又不得不给企业找出路,避免自身经济继续下滑。这再次验证了一个事实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中方显然早已有准备,以全产业链优势,将论坛变成了一次向全球企业展示中国经济韧性的绝佳舞台。从制造业到能源,从医疗到互联网,众多中外企业看到了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巨大潜力。“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年会主题,不仅让美国企业放出了对华投资的意愿,也让其他国家的企业家们心生羡慕。可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割裂全球合作,而中国正在用开放和韧性接纳并修复这裂缝,这是否也在暗示着未来的全球经贸格局会发生转变?
问题真的能因为一次论坛、一场谈话得以解决吗?显然,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尽管美企纷纷抛出深耕中国市场的意愿,但碍于美国国内政策和舆论压力,企业到底能走多远依然成疑。美国内部关于贸易政策的分歧也愈发加深,一拨人认为,“我们不能失去中国市场”,另一拨却坚决支持特朗普的“硬拳头”。
而中方也不可能为了迎合某些企业的诉求妥协自己的原则。中美关系始终避不开“平等和尊重”这两个关键词,而特朗普政府看似松动的态度背后,依然没有体现真正的诚意。更大的问题在于,这场贸易战所造就的伤痕是否已经超出修复的可能?一些专家直言,美国已经犯了经济政策中的“战略错误”,过度强硬的态度正在逼走原本愿意合作的伙伴,如今想“回头”,代价会越来越大。
特朗普最初高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仿佛要为美国人挣回一口气。但事实是,他的高压贸战政策不仅没让美国经济起飞,还让企业利益受损、百姓生活受累。而他派出特使到访的行为,看似诚意满满,实则更像是在为自己的政策失误“打补丁”。
但妄图用秀场外交来挽回局势的策略,实在有些小儿科了。反过来中方通过反制法案展现的自信,不仅在于其产业链优势,也在于其开放市场的韧性。与其说特朗普在主导一场博弈,不如说美国正在逐渐被自己制造的矛盾推向险境。这样的结果恐怕正是“伟大”的对立面。
“关税战”真的能让普通美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是咬定“中国吃亏论”继续强硬下去,还是割舍面子主动修复关系?不妨来聊聊你怎么看特朗普政府这场折腾全球的“豪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